賽車計劃2 圖文攻略 全賽制賽道車輛及策略解析攻略
- 來源:3DM攻略站-Annyroal36
- 作者:Annyroal
- 編輯:Annyroal

引擎控制器/引擎/傳動裝置
載油量介紹:這是比賽開始及非比賽時間離開維修通道時的油量。
更多的游可使車輛運行更久,但額外的重量會對性能有負(fù)面影響。
確保你的油量足以走完所需距離一向是個經(jīng)驗法則,額外的油會增加重量,而重量會對性能有負(fù)面影響。
建議:調(diào)整油缸是一個零和游戲,加大油量,雖然能夠令到你走更遠,可是又會增加你的車重。
就以F1為例油馕載油量可以達到90至150L,50圈的賽事,只需入站1至2次。
所以小于20圈的賽事,你可以根據(jù)普通汽車的耗油量而定你的油箱大小。假如百公里油耗22L、賽道是4km,那20圈后,你會消耗17.6L機油,剔除一些意外耗油狀況,那么最低你可以設(shè)置為20L的油箱。
因為油箱的重量對游戲中的車速影響是微乎其微,所以一般都建議你選用默認(rèn)的油箱,這樣會更保險。

水箱開口介紹:水箱散熱開口決定多少氣流可通過水箱以冷卻引擎。
這對于掌控機油及水溫很重要。更大的水箱散熱開口代表引擎可更快冷卻,但相對會產(chǎn)生啟動阻力并減少下壓力。
建議:為加入的比賽類型及賽道和條件找到平衡。涼爽條件下,可以擁有較低和較小的水箱散熱并口。
傷害車輛存放水箱的部位也會降低其效能。水溫如果升到太高時,引擎燒壞的幾率也越高。

引擎剎車介紹:引擎剎車配置設(shè)定會決定車輛收起油門在減速時的引擎運作量。
這能稍微幫助發(fā)動機控制器在油門微開時減少引擎剎車量。
建議:這主要為駕駛偏好設(shè)定。低數(shù)值會使引擎在收起油門時造成更大的剎車扭力,能夠在不使用剎車的情況下,實現(xiàn)輕微的后續(xù)剎車效果。
高數(shù)值會給予較少引擎剎車扭力,有助于在高速彎放開油門時預(yù)防底盤平衡變動。
這些會些微影響賽場中單圈使用的油量。

最終傳動比介紹:最終傳動比調(diào)整差速器齒輪比,讓車輛準(zhǔn)備好加速或達最高時速。此比例會影響其他所有齒輪。
較高的最終傳動比會讓引擎扭力倍增,提升加速但降低最高時速。
較低的最終傳動比會造成較少輪胎扭力,但可達到更高的最高時速。
建議:調(diào)整最終傳動比好讓引擎在賽車場最快的路段,剛好抵達轉(zhuǎn)速限制。
太短的比例代表喪失最高時速。太長的比例代表浪費引擎馬力。

檔位介紹:調(diào)整個別的齒輪比好讓引擎在賽道上盡可能保持最高動力。較高的比率代表加速更快,最高時速更低。
一般而言會先升檔,以最大加速離開起跑位置,或以理想的加速離開賽道最慢的彎角。
然后設(shè)定最高檔位,好讓引擎可在最長直線接近最高動力。
建議:中間的檔位有兩個設(shè)置步驟。對一些車輛而言,選擇齒輪比好讓中角沒有換擋會是有益的,因為換擋的動作有可能會擾亂底盤平衡。
這對現(xiàn)代半自動變速箱而言就比較不是問題,因為可以選擇提供最佳加速的比例。哋齒輪間會有更寬的間隙,且越接近變速箱縮小。

牽引控制介紹:這里可以控制牽引控制系統(tǒng)所允許的輪胎滑轉(zhuǎn)量。
較高數(shù)值允許更多滑轉(zhuǎn),對于高抓地力情形是好的。干燥賽道、熱熔胎、最佳天氣。
建議:低數(shù)值會減少馬力使輪胎滑動降低,有助于如濕潤賽道或需小心掌控胎損時的低抓地力情形。

ABS強度介紹:這里可以控制防抱死剎車系統(tǒng)的強度。
增加數(shù)值可讓系統(tǒng)更快偵測到在重剎下死鎖的輪胎,限制死鎖的輪胎數(shù),并為車手保留更多過彎掌控。
這對于在濕滑柏油路上的條件非常理想,因輪胎對于在重剎下死鎖會更敏感。
注意,增加ABS強度不會自動減短剎車區(qū)的長度,事實上,由于系統(tǒng)在更大的程度上進行干擾,反而會讓它們更長。
建議:在松弛表面上,減少ABS強度可幫助提升剎車距離。這是因為允許輪胎死鎖使它們強制挖入地面,使它們在泥濘或厚重雪面旋轉(zhuǎn)時更快停止車輛。


- 第1頁:游戲介紹&鍵位操作
- 第3頁:菜單/界面介紹:快速比賽模式
- 第5頁:全車輛列表:奧迪、BAC
- 第7頁:全車輛列表:凱迪拉克、雪佛蘭
- 第9頁:全車輛列表:Ginetta、本田
- 第11頁:全車輛列表:LiGiER、蓮花
- 第13頁:全車輛列表:梅賽德斯、迷你
- 第15頁:全車輛列表:帕加尼、帕諾茲
- 第17頁:全車輛列表:豐田、大眾
- 第19頁:全賽道列表(2)
- 第21頁:全賽道列表(4)
- 第23頁:輔助系統(tǒng)解析(1)
- 第25頁:輔助系統(tǒng)解析(3)
- 第27頁:車輛調(diào)校設(shè)定解析:輪胎/剎車/底盤
- 第29頁:車輛調(diào)校設(shè)定解析:避震器
- 第31頁:車輛調(diào)校設(shè)定解析:差速器
- 第33頁:進站策略解析:損壞維修
- 第35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2)
- 第37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4)
- 第39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6)完
- 第2頁:菜單/界面介紹:生涯模式
- 第4頁:全車輛列表:謳歌、阿斯頓馬丁
- 第6頁:全車輛列表:賓利、寶馬
- 第8頁:全車輛列表:法拉利、福特
- 第10頁:全車輛列表:捷豹、蘭博基尼
- 第12頁:全車輛列表:馬自達、麥拿侖
- 第14頁:全車輛列表:三菱、日產(chǎn)
- 第16頁:全車輛列表:雷諾、RWD
- 第18頁:全賽道列表(1)
- 第20頁:全賽道列表(3)
- 第22頁:全賽道列表(5)
- 第24頁:輔助系統(tǒng)解析(2)
- 第26頁:車輛調(diào)校設(shè)定解析:賽車技師
- 第28頁:車輛調(diào)校設(shè)定解析:懸掛系統(tǒng)
- 第30頁:車輛調(diào)校設(shè)定解析:傳動裝置
- 第32頁:進站策略解析:汽油/輪胎設(shè)定
- 第34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1)
- 第36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3)
- 第38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5)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