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英雄主創(chuàng) 華人在游戲業(yè)中扮演的角色
- 來源:apple4us
- 作者:batyeah
- 編輯:ChunTian
客服是最佳信息源
《吉他英雄》的誕生順利嗎?當然不。
資金上,他們希望籌措300萬美元,但把幾乎所有風險投資都試過一遍,無人答應(yīng)。最后他們只能從以前的積蓄及親戚處湊了100萬美元。
《吉他英雄》
銷售上,他們拜訪了8家美國最大的連鎖店,只有兩家有推進的興趣。即使是對市場觸覺絕佳的BestBuy(百思買),也認為這東西只能賣3萬套。畢竟,在美國市場上,還從來沒有過一款音樂游戲成功過。
你會為一個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產(chǎn)品說服老婆抵押房子借親戚的錢嗎?也許。那你當時怎么想?孤注一擲?
其實沒那么嚴重,不管BestBuy怎么說,黃氏兄弟其實對自己的產(chǎn)品有一些基礎(chǔ)的信念:他們相信產(chǎn)品至少能賣出15-17萬套。為什么?因為他們做了五年的游戲銷售,做了五年的客戶服務(wù),他們對市場究竟有多大需求心知肚明,對有多少人愿意為這個產(chǎn)品付費是有真實感受的。
《吉他英雄》
什么是把握市場的最佳方式?就是拿著你的產(chǎn)品去跟用戶做最直接的接觸,他們是討厭還是喜歡還是無所謂,一目了然?,F(xiàn)實不出所料。當他們把《吉他英雄》擺上BestBuy的店面,最初的兩個小時賣出了3000套。接下來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而那些當初不愿投資300萬美元的投資者們,則開價3000萬美元希望入股。
團隊要有有長跑意識
眾所周知,游戲是個跟電影一樣的波動性很強的行業(yè),上一款產(chǎn)品的成功不能確保下一款熱賣。因此倒也不難理解,為什么風投們不愿入闕。可以說黃氏兄弟甫入游戲產(chǎn)業(yè)即獲得如此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是運氣,但回想一下,他們在做《吉他英雄》之前,賣了五年跳舞毯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對于這個市場的積淀不可謂不深厚。
《吉他英雄》
黃忠凱說了一個觀點,即這個行業(yè)從來沒有免費午餐。你看暴雪的《魔獸世界》誰與爭鋒,也要想想《魔獸世界》之前暴雪的團隊用了十多年時間做了三款品質(zhì)優(yōu)異的《魔獸爭霸》。類似的,《俠盜獵車手》做到三代才大成,《使命召喚》是第四代。所有這些團隊,都異常穩(wěn)定的堅持了五年以上,對某個市場有著行業(yè)無匹的理解力,這才一鳴驚人。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