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類游戲樂趣談
- 作者:不死鳥
- 編輯:ChunTian
玩了這么多年游戲,RPG(角色扮演)類數(shù)量也不少了?;叵胍幌?,到底是什么東西吸引我去玩呢?
一開始大概是“新奇”。從小就沒有機會多接觸游戲機的我,剛從DOS的批處理中找到點樂趣,就發(fā)現(xiàn)了“電腦游戲”這塊新大陸,這一份驚喜,實在很難忘。比起游戲機,電腦游戲更復雜,更細致,可以隨時存盤,能顯示中文!(雖不臉紅,但還是小聲地)還能不用密技,自己研究如何修改,順便學習點電腦知識—— 哦,對了,我們是學習電腦知識,“順便”玩玩游戲。
隨后就是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了。我從小愛看書,閱讀速度相當快,一部兩三冊的長篇小說,幾個小時就干掉了。電腦游戲,尤其是RPG類的,感覺就像在看會動的小說。看著人物在自己的操控下東奔西跑、尋幽探寶、斬妖除魔、你儂我儂;隨著劇情起伏曲折,我也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拍案怒罵;費盡心力解開各種機關謎題,這種“幾乎摸得到”的投入感,比小說還強烈。
武器、防具、護符、權杖!好東西越來越多,“收集”也從普通癖好升級到狂熱甚至偏執(zhí)的程度。想必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有這種收藏癖:明明身上已經(jīng)裝備了整個游戲最好的武器和盔甲,偏偏還保留著最早的小刀和布衣舍不得扔,沿路遇到的物品不論品質(zhì)如何至少每樣保留一件,哪怕一輩子不用一次留著看畫也好,數(shù)量有限的好東西更是藏在袋底深深深處,很可能通關之后還幾乎沒用過——寧可多LOAD十次,決不多吃一個。
隨著新技術帶來新體驗,“畫面”成為吸引我的重要因素。當2D畫面發(fā)展到了極致,3D技術開始展現(xiàn)新的魅力。《上古卷軸:晨風》和《無冬之夜》(《老頭滾動條:冰風暴》、《沒有冬天的晚上》……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譯名真棒!)都做得不錯,至于3D-Hgame……打住打住,下一個!
“多媒體游戲”,怎能不提“音樂”呢。早期不少好游戲都有美妙的音樂,可惜限于環(huán)境,大多數(shù)都無緣耳聞?,F(xiàn)在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大航海時代》和《劍俠情緣》,從此敗服KOEI和羅曉音;至于音樂住打的《海之檻歌》,簡直讓人“聽出耳油”(粵語)!《幽城幻劍錄》的“冰煌幻舞”,《冰風谷》的“東流亡地”、“庫達哈”,《異域鎮(zhèn)魂曲》的“戴爾納拉”,《最終幻想》的“The Promised Land”、“時空放浪者”……都曾經(jīng)作為我網(wǎng)站首頁的迎賓曲,經(jīng)常有人詢問如何下載。有人說“音樂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我深以為然。
再進一步,豪快的“轟殺”也是樂趣之一。以一敵百,一騎當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暗黑破壞神》或許不是最早(印象中《創(chuàng)世紀:異教徒》就是動作型的?還有一些早期日式RPG也有動作成分,比如《伊蘇國》),但可能是ARPG(動作角色扮演游戲)中最出名的了吧?而第一個真讓我體會到“豪快”感的游戲則是韓國的《科隆戰(zhàn)記III》,連跑帶跳的在曠野中穿梭,九十九層的迷宮一次就跑通了;隨后UBI推出的《銀色幻想》給我感覺也不錯,只是當時工作太忙沒時間玩下去。當然相比之下,這類ARPG游戲還是游戲機上最多,手柄的操控感也不是PC鍵盤所能比擬的,可惜還是限于環(huán)境,這類游戲我只能在朋友家里看他耍。
年歲漸長,對游戲的口味越來越挑剔了,理解能力逐步加深,自我感覺品位也比以前更高了。恰好此時,我開始正式接觸幾部西方經(jīng)典RPG游戲,就像開了一扇窗戶,猛然發(fā)現(xiàn)一個新世界,帶給我新的驚喜,也帶來了新的體驗。


-
傳奇歲月
-
原始傳奇
-
斗羅大陸(我唐三認可0.1折)
-
妖神記之巔峰對決
-
無雙戰(zhàn)車(悟空沉默)
-
深淵契約
-
貓狩紀0.1折
-
靈劍仙師(斗破蒼穹)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