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測NintendoSwitch:充滿潛力 未知和可能性
- 來源:界面
- 作者:忽悠人傳火
- 編輯:ChunTian
用戶界面與體驗
Switch的UI相比上一代突飛猛進,高光、玻璃質(zhì)感按鈕、卡通動效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簡潔而易用的潔面,對主機來說體驗也更好。另外一點,Switch的界面支持觸控和手柄操作,任天堂為兩種交互方式都提供了道路。開機后Switch支持從主頁面快速啟動,可以立即啟動最近玩過的游戲。主菜單中游戲以正方形大圖標展示,下方則是各種選項菜單。
Switch UI有著很多有意思的設計,你可以選擇黑白兩種主題,對那些高亮度的4K電視會是個好消息——雖然Switch的Tegra芯片支持4K分辨率,但Switch底座也就支持1080P輸出。主題的選擇意味著未來會有特定的主題UI。同時,充電界面會顯示連接的設備,可以清晰的看到各連接設備各自電量。
Switch與競爭對手最大的不同是:Switch卡帶不需要游戲安裝的過程。你把卡帶插入游戲機,立即就能開始游戲——對掌機來說這當然不算什么,但在家用機上插入《荒野之息》的卡帶就能立即開玩真是有些復古的感覺。
Switch UI可以說采用了極簡主義,速度飛快,游戲過程中也可以隨時按下主頁鍵掛起游戲,Switch可能在性能上不如Xbox One和PS4,但在系統(tǒng)上你絕對看不出它性能差。
另外一些任天堂的傳統(tǒng)則是靈動的按鍵音效以及動畫。但有些東西就被去掉了,Miiverse去掉了,擦肩功能自然也去掉了,Mii形象制作則直接放到了系統(tǒng)中,不再單獨作為特性。
當然這些都可能改變,最大的問題是還有很多未知的特性和功能要到發(fā)售之后才能弄清楚。比如eShop如何購買數(shù)字版游戲,多人游戲服務如何,這些我們都不清楚。
另一個問題則是:在未來越來越多游戲的情況下,Switch如何管理大量的游戲內(nèi)容。
游戲
Switch是一臺非常專注的機器,不是游戲為先,而是只有游戲。
游戲首發(fā)陣容最重磅的自然是《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但這款游戲也在Wii U上發(fā)售,另外則有三款原創(chuàng)游戲,《1-2-Switch》、《超級炸彈人 R》、《一起拼拼剪剪》,剩下六款則是移植作品,《舞動全身 2017》、《Skylanders Imaginators》是去年秋季公布的作品,《祭品與雪之剎那》則是一年前的作品,《人力資源機器》是2015年10月的作品,《小小煉獄火》2012年就登陸過Wii U,《粘粘世界》2008年就上過PC平臺。
當然,三月還有其他一些游戲,3月9號的《超惑星戰(zhàn)記 Zero》(這個游戲也會登陸3DS)。你可以說這是自1996年以來任天堂最孱弱的首發(fā)陣容,但是你也以等一等,直到有你感興趣的其他作品。
一些主機會通過應用的形式彌補游戲的不足,但是你知道,Switch目前僅有的應用是相冊。沒有網(wǎng)頁瀏覽器,沒有多媒體播放器,沒有流媒體服務(起碼現(xiàn)在沒有)。
我就直說吧:3DS都有Netflix。
當然,這不是一成不變的,或許未來它會擁有流媒體播放應用,畢竟系統(tǒng)里擁有“播放媒體時禁止自動休眠”的選項,不過現(xiàn)在,Switch一個應用可都是沒有。
即便到了現(xiàn)在,距離Switch發(fā)售僅有幾日之遙,我們也不知道Virtual Console如何運作,不知道在線服務以及eShop商店怎么樣,移動設備聯(lián)動app是什么樣自然也是不清楚。
Switch支持向下兼容嗎?目前來看顯然是不行的,雖然看起來未來也不太會加入。這是任天堂自2001年GameCube之后第一臺不能向下兼容的游戲機。你在以前的eShop買過的游戲也不能直接搬到Switch上,但是很多情況尚不明朗,我們不知道一臺Switch購買的游戲是否能安裝到另一臺Switch,購買內(nèi)容是否真正跟隨賬號。我們也不知道這些功能是否會在發(fā)售后公布。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