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得我心?盤點《質(zhì)量效應》歷代同伴親和力排名
- 來源:3DM新聞組-druiber
- 作者:NT
- 編輯:newtype2001

12. 薩馬拉 - Samara
她是一位判官,而她要追殺的連環(huán)殺人魔是自己的女兒。無論你如何挽救薩馬拉,她最后都避免不了悲劇命運。在她的忠誠任務中,你可以選擇不殺莫琳絲,害死薩馬拉。如果不算《質(zhì)量效應2》的自殺任務的話,全系列里有三個角色會自殺,薩馬拉就是其中一個。自殺的理由就是因為自己沒能履行誓言,沒能殺掉自己的女兒。
薩馬拉嚴苛地執(zhí)行判官的準則,所以她也是游戲中唯一一個不存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極端角色。在《質(zhì)量效應》這種存在大量道德抉擇的游戲流程中,薩馬拉這樣的極端角色是非常必要的。
11. 格朗特 - Grunt
格朗特的配音演員是Steve Blum,代表作是美版《星際牛仔》的主角斯派克(配音),以及動畫版《蜘蛛俠》里的綠魔、動畫版《金剛狼》里的金剛狼。所以整個角色的呈現(xiàn)非常到位。雖然角色本身的設定簡單粗暴,就是干,但恰好也為劇情帶來了一些簡約直接的多樣性。
10. EDI
說實話看到《質(zhì)量效應3》里面諾曼底號人工智能化身成為了一個性感女機器人,而且飛行員Joker還和她打情罵俏,簡直不忍直視。雖然我們都知道在《質(zhì)量效應》太空歌劇的背后,其實大家玩的都是床上推倒的那一部分,但制作組沒必要如此重視這一部分吧?雖然EDI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對話,也探討了一些人工智能對于人性的思考,但玩過前作的玩家都知道,軍團 - Legion 已經(jīng)覆蓋這部分深入探討了,所以EDI的存在更多是花瓶般的擺設。
最后,我明明在《質(zhì)量效應3》的時候把EDI留在地球了,但不知怎么回事,她最后還是在結(jié)尾的時候和Joker一起走出了諾曼底號。嚴重破壞代入感。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