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新技術 > 新聞詳情

不愉快的回憶 PC史上最悲劇的16次失?。?/h1>
時間:2012-02-06 16:45:37
  • 來源:驅(qū)動之家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IBM Deskstar 75GXP硬盤(2000年)

桌面之星變成“死亡之星”(Deathstar)的時候,準沒什么好事兒。這種硬盤的可靠性差得實在可以,藍色巨人也從未承認自己有責任,只同意付給每個倒霉的用戶100美元,以求擺脫集體訴訟。

Intel Willamette Pentium 4奔騰4處理器(2000年)

Intel第一代Pentium 4處理器高昂、功耗夸張、發(fā)熱量大,還搭上了倒霉的Rambus RDRAM內(nèi)存。即便如此,如果它能非??煲簿土T了,可偏偏第一批Willamett核心的1.4/1.5GHz型號常常還不如最快的上一代Pentium III。

NetBurst經(jīng)過多次架構優(yōu)化和工藝升級才真正贏得認可,但即便到了最后,Pentium 4也是高熱高頻低能的代名詞,因此讓AMD Athlon出盡了風頭。Prescott核心沖擊到3.8GHz的時候,Intel終于幡然醒悟,發(fā)現(xiàn)10GHz宏偉目標是那么遙不可及,這樣才有了優(yōu)異至今的Core(酷睿)架構。

DigiScents iSmell香味合成器(2001年)

1960年的老電影《神秘的氣味》(Scent of Mystery)中出現(xiàn)了一種名為Smell-O-Vision的嗅覺技術,但之后再也沒有電影考慮過這種問題。2001年,DigiScents公司做出了驚人之舉,大肆宣揚自己的香味合成器iSmell,結果一敗涂地。

其實,時不時就會有一些新興公司做出類似的嘗試,但極少有DigiScents這樣對PC嗅覺模擬設備如此著魔、結局又如此悲慘的。

Intel Itanium安騰處理器(2001年)

千禧年之際,Intel的純64位架構處理器Itanium安騰被視為未來之星,Intel也熱切期盼IA-64架構能徹底淘汰x86。不幸的是,這種激進的做法讓開發(fā)者用戶根本無法適應,特別是AMD又高出了兼容x86指令集的AMD64架構。

最終,Intel不得不在Pentium 4中采納x86-64指令集,安騰隨之轉(zhuǎn)向大型企業(yè)服務器和數(shù)據(jù)中心。雖然安騰至今仍在堅持,但隨著微軟、戴爾、IBM、Oracle等各大企業(yè)的放棄,如此只剩下惠普一家在苦苦支撐。要不是看在惠普那7億美元鈔票的份兒上,估計安騰早就歸西了。

IDE-SATA轉(zhuǎn)接器(2002年)

乍一看,IDE轉(zhuǎn)接成SATA是個很好的主意,能夠在平臺升級的時候讓你繼續(xù)使用IDE硬盤或者光驅(qū),但兼容性搞砸了一切,經(jīng)常一重啟就不見了,而且性能往往慘不忍睹。如果你真的對IDE設備戀戀不舍,還是找一塊保留了IDE接口的主板為妙。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