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計劃,這本來是一篇蹭熱度的稿子。但回去看了眼《超人》在國內(nèi)的慘淡開畫——恐怕我要跪求銀河老師,才允許我“敗這個家”。說來丟人,13日在影院的那晚,我確實是又掉小珍珠又冒鼻涕泡。但朋友圈有人問我是否值得看,現(xiàn)在我的回答只能說:不推薦。畢竟,同樣的事情九年前也曾發(fā)生過,哥們掏巨款買了四張電影票,非常有信心地請全寢室人去看《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正義黎明》。觀看前,興奮地給兄弟們介紹漫畫設(shè)定,恨不得要說你不看美漫都白活。結(jié)果看完得到的回應(yīng),卻是“為什么大超和老蝙蝠都有個叫瑪莎的母親?” 很尷尬。 “是的,我是一個超人粉絲。當你成為一個粉絲時,就很難客觀地去評價一個作品”——這或許聽上去就跟飯圈無腦支持“哥哥”的電影票一樣,但實際上,個人倒并不完全反感這種說法。因為,美漫是一種拿“角色”當核心,不同作者為其打工、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