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爭霸2》最新情報
- 作者:不死鳥
- 編輯:ChunTian
此外,開發(fā)人員還決定在beta發(fā)布前為每個種族增添幾種新特性,以供未來測試之用,比如:
神族Dark Pylon
長久以來,Dark Pylon就被沙古拉斯行星上的暗影圣堂所使用,現(xiàn)該秘器被應用于所有涉及神族的戰(zhàn)爭中,除可為附近神族建筑提供支援及能量外,還具備以下技能:
質(zhì)子充能(Proton Charge)- 區(qū)域型技能,為周遭所有神族采礦者提供更為強大的質(zhì)子切割器,使其單趟采集量更高,但該技能只持續(xù)片刻然后消逝。
虛無之盾(Null Shield)- 單目標技能,使神族能量盾牌消隱及扭曲,造成目標單位被隱形,但該技能持續(xù)時間較短。
阿耳戈斯感應(Argus Link)- 單目標技能,使能量由Dark Pylon傳送至任何一個有能量需求的神族單位。
附質(zhì)子充能實際效果圖:
人族軌道司令部(Terran Orbital Command)
人族所掌握的力量不僅來自戰(zhàn)場上的地面部隊,還能獲得來自太空的援助。作為人族控制中心的升級版,軌道司令部可生產(chǎn)出SCV然后把它們空投到指定地域采集資源,此外還有以下技能:
召喚苦力騾(Calldown Mule):派出一臺自動采礦機器人以協(xié)助SCV的采礦作業(yè),可惜這些苦命的騾子仍屬原型產(chǎn)品,受電力持久性的影響,其壽命非常有限。
召喚額外補給(Calldown Extra Supplies):向指定地域投放補給,僅用于戰(zhàn)場救急。
范圍掃描(Scanner Sweep):作大范圍反隱形掃描,使所有匿蹤單位顯形,可用于地圖任何一處。
附圖——苦力騾,到處都是苦力騾:
蟲族Queen
作為蟲族巢穴暴烈的守護者,她新增了如下技能:
建造擴散瘤(Creep Tumor)- 這種四處蔓延的組織腫瘤可為蟲族擴張新領(lǐng)地。
孵化幼蟲(Spawn Larva)- 通過為孵化場注射Queen的分泌物,可在現(xiàn)有幼蟲數(shù)目的基礎(chǔ)上再增加四條,一旦孵化場擁有的幼蟲數(shù)目超過三條,孵化場即停止產(chǎn)出新幼蟲,直至幼蟲數(shù)目降至三條以下。
剃刀之禍(Razor Plague)- 只見Queen深吸一口氣,吐出一大群小小狗,形成風卷殘云之勢,可攻擊陣形內(nèi)所有的敵軍部隊,對生物目標有傷害加成,蟲族玩家更可控制這群小狗的行進路線直至全部滅絕。
附圖,擴散瘤:
孵化幼蟲:
剃刀之禍攻擊示意圖:
附第49期問答內(nèi)容:
1)我很好奇,以往像SCV、Drones、Probes、Vultures、Archons,和Dark Archons這類單位都屬懸浮單位,不受蜘蛛雷傷害,在《星際爭霸II》中還是如此嗎?它們能過淺灘嗎?
答:如果該作仍保有蜘蛛雷,那同時也會有懸浮單位,淺灘目前只是為了好看而不是實際游戲地域。
2)飛龍的攻擊模式是怎樣的?連鎖傷害是怎樣定義的?
答:無論起始位置如何,一旦飛龍攻擊對手,彈丸總是會反彈至離上一個目標最近的單位。
3)能支持多建筑選?。∕BS)切換嗎?
答:不能。
4)2V2的平衡性問題:一家蟑螂一家醫(yī)護(Medivac)是不是要比各自出混合部隊的對手強勢許多?
答:蟑螂的體力恢復和醫(yī)護的治療效果不可疊加。
5)蟲族對人族的勝算幾何?與原作相比有何改進?
答:蟲族有幾個很奏效的戰(zhàn)術(shù),比如小狗在空曠地帶能追上人族步兵且相對來說繞圈更容易;Baneling的挖洞潛伏技能也很有用,沒有比看見一隊人族士兵踩上潛伏中的Baneling更讓人快慰的了。蟲族的另一個優(yōu)勢就是蟑螂可潛伏起來恢復體力,玩家可讓瀕死的蟑螂鉆入地下,待回復體力后再破土而出攻擊對手。
到了后期階段,感染者(Infestor)所具備的真菌感染能力可使生物單位受到持續(xù)不斷的傷害直至爆裂而死,且能造成附帶的面殺傷。如果對手的反應不夠快,一整支部隊都有可能灰飛煙滅。另外,猛犸/大象(Ultralisks)現(xiàn)具備新的劈刺攻擊外加繼承自原作的200點傷害值比原作還長200點的生命值可使其成為對抗人族大部隊的有力武器。
6)玩家現(xiàn)在還需操心Baneling在本應靜默時不小心暴露自己嗎?
答:Baneling現(xiàn)有“攻擊建筑”選項,可使玩家在控制其攻擊行為方面有更多選擇,以免在需要攻擊單位時去奮力攻擊建筑。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