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無奈、觀望:北漂返京的心路歷程
- 來源:懂懂筆記
- 作者:懂懂筆記
- 編輯:豆角
這是幾位北漂一族的返京故事,故事平淡無奇,但又是無數北漂人這段時間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太難了,我回北京這一趟,一個半小時的飛機總共被測了4次體溫,登記了兩次信息?!?
談到這次從江蘇老家回北京的行程,王先生不由得感慨良多。他坦言在北京上班這幾年來,頭一次返京時有了密集人群恐懼癥?!霸跈C場和車站看到人們在一起心里就害怕,上了飛機全程沒敢摘口罩,空乘發(fā)航餐和水都沒敢要。”
按照春節(jié)前正常的假日規(guī)劃,正月初七通常是人們在節(jié)后第一天上班的日子。但由于目前疫情的狀況,根據北京市政府發(fā)布的通知指出,在2020年2月9日24時前,除必須行業(yè)外,具備條件的企業(yè),應當安排職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方式在家上班,完成相應工作。
王先生所在的公司,臨時通知大家在家辦公了。
這意味著,他要和很多上班族一樣,在要北京租來的公寓樓里宅到2月10再去上班,這也讓不少北漂一族有了更多再次停頓和思考的時間。
但無論如何延長假期,在家辦公終究只是暫時的。北京這個匯聚了上千萬北漂的城市,終究還是會迎來數量龐大的返京上班大潮,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如何做好防疫措施是對所有人的挑戰(zhàn)。
而對于更多的從全國各地返京的人而言,目前的時光如何度過?未來將如何?自己又將如何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充滿了未知。
2月10號開工,但我初六必須回來
“我們公司目前暫定是2月10號才去公司正常上班,之前可以在家遠程辦公。我看到初六那天,北京已經有100多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了,而我的老家泰州才不到10例。我們家是在鄉(xiāng)下的農村里,從整體環(huán)境來看,相比北京肯定更安全些,但我必須提前返京?!蓖跸壬鷮ΧP記說道。
這份堅持的背后,是因為王先生在朝陽區(qū)公寓樓里養(yǎng)的兩只寵物貓。
王先生表示:“我是臘月27晚上坐火車回江蘇老家的,之前是預約過年留在北京的同事在初二那天來我家,幫忙給兩只貓加一些水和糧食,再幫忙鏟一下貓屎。不過之后疫情發(fā)展得特別快,到正月初二的時候已經非常嚴重了,同事也不敢出門。對于同事的謹慎我特別能理解,畢竟面對疫情誰都害怕,特別是他家還有一個兩個多月大的小寶寶,我也不愿意讓他冒這個風險?!?
回家前,王先生曾為兩只貓咪準備了喂食機和飲水機,加滿后還額外備了兩盆水和兩盆糧,心想這樣堅持一個禮拜應該沒問題。不過,初四的時候通過攝像頭發(fā)現,兩個水盆里的水已經沒有了,寵物飲水機也提示水量很低。王先生隨后就買了初五的機票,決定提前返京。
從江蘇泰州到北京飛行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不過從返京的這一路上,他對重重考驗有了一番新的體會。
“回來那天,我爸開車送我去的機場,由于是外地車牌,上高速時就被攔下來測了一次體溫、查了身份。進機場又測了一遍,登機時再測了一遍,在飛機上填寫了一份旅客信息登記表。到北京之后,出機場第四次測了體溫,進小區(qū)之前再被登記了一次。”雖然流程繁瑣,但這一切他都能理解,特殊時期要對所有人負責,同時這樣的過程也讓他再一次體會到目前疫情的嚴重。“到家之后,我就去超市買了很多生活用品,幸好超市的供給還很充足,只有口罩確實沒貨?!?
返京后這幾天,王先生表示自己除了下樓扔了一次垃圾,就再也沒出過門。雖然有些郁悶,但安全第一。唯一讓他欣慰的就是,相較于江蘇老家的陰雨綿綿,北京這個一室一廳有了一縷陽光。
像王先生這樣的“北漂”鏟屎官不在少數,疫情之下,寵物成了他們除家人以外最多的牽掛。如果能夠順利回京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否則他就要想辦法聯(lián)系更多的朋友,尋找更多的途徑去“解救”貓星人。不過對于更多提前(按時)返京的年輕人而言,自己的生計才是他們目前最大的焦慮。
不回來,基本工資連房貸都還不上
無論是初次公布的假期延長到2月2日,還是最新的2月10日上班,絕大多數企業(yè)都是積極響應并按部就班執(zhí)行。但是,依然會有企業(yè)要求員工初七正常上班。
“公司說不強求,但如果你不來,就按照北京市最低基本工資2200塊錢發(fā)薪水。我每個月房貸就要3000多,不回來能行嗎?”正月初六回到北京,正月初七就帶著口罩開始上班的李先生說道。
李先生老家在遼寧沈陽,在北京從事房產中介工作。2018年底,他在沈陽買了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每個月的房屋貸款是3000多元。之前相關主管部門下發(fā)了延長假期的通知,李先生所在公司當天就通知全體員工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回來上班。但通知表示,如果不回來上班將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每月2200元)發(fā)放薪水。
李先生透露:“我也擔心疫情,我家(沈陽市)的小區(qū)都已經封閉了,不允許小區(qū)之外的人進入。但領導每天在微信群里雖不明說,但一直都在暗示大家按時返京,再加上公司這個最低基本工資的政策,我也只能回來了?!?
當然,除了擔心疫情,李先生對于按時返京并沒有其他抵觸心理。他坦言:“我們做房產中介這個工作的,不是能夠遠程辦公的行業(yè),需要線下交流。而且我們是吃提成的,就算公司每個月給你發(fā)底薪也就4000多一點,沒比最低工資標準高多少。所以為了能夠開張,我們絕大多數同事都回來了。”
但對于目前這段時間的市場狀況,李先生沒有絲毫樂觀情緒:“年前那段時間租房市場就不好,現在這個情況,估計幾個月內也不用抱太高的希望,只希望正月十五之后返京大潮到來,能多開幾單,也不枉我這么提心吊膽回來?!?
類似李先生這樣返京按時上班者不在少數。前不久,微博上流傳過一張互聯(lián)網公司復工時間表,可以看到雖然絕大多數公司都是暫定2月10日正式上班,但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公司要求在正月初七正常上班,甚至提前開工。
對于很多普通工作者而言,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延長假期,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工作都能通過遠程辦公來實現。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還有很多像李先生這樣的人,工作內容必須通過線下才能實現,除了房產中介,快遞、外賣、網約車、餐飲、保安等太多行業(yè)都必須要有人才能運轉起來。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雖然是冒著一定風險,但自身依然期望盡快站到工作崗位上,畢竟開工了才有收入。
等人流量少點再說吧,不行就繼續(xù)請假
有人著急回來,有人被迫回來,當然也就有人選擇原地觀望。在北京后廠村某互聯(lián)網公司工作的小楊,始終沒有那么心切,她選擇在河北的老家繼續(xù)宅著等待疫情的結果。
這份謹慎并不奇怪,截至2月1日,全國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一萬例,盡量避免到人流密集處仍是最有效的規(guī)避病毒的方式。小楊表示:“看群友們發(fā)的信息,是北京西站排隊測體溫的視頻,那么多人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排隊,看上去就有些嚇人。我們公司目前通知是2月10號正常上班,所以我在家等著,到時候看看人少一些了再回去,實在不行就再多請幾天假?!?
對于女兒返京工作一事,小楊的母親也不建議女兒提前返京。小楊在北京租的房子位于回龍觀,那是與天通苑齊名的一個超級大社區(qū),居住的人口非常多。前不久,天通苑、平西府等社區(qū)還傳出不允許返京人員入住,需要自行在外隔離14天方可進園的消息。雖然此后天通苑社區(qū)否認了這一傳言,但通過相關報道可以發(fā)現,確實是有一部分社區(qū)存在不允許返京人員直接入住的情況,“我媽說不行就一直等下去,直到疫情緩解”。
疫情高峰期,一些社區(qū)采取這樣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同時這些消息也讓那些返京務工人員多了一份焦慮和無措。
關于工作方面,小楊并不擔心,因為從事運營工作的她可以通過遠程辦公來解決日常事務,“工作上我倒是不擔心,電腦我已經帶回來了,平時在家也能完成工作。這兩天我就已經陸續(xù)開始干了不少事情了?!?
真正讓小楊擔心的,是2月10號正常上班之后,自己從回龍觀到西二旗的這兩站地鐵路程?!伴L時間在家辦公不可能,公司遲早要正常運行,但13號線每天上下班高峰時都是人擠人、人挨人,這才是我未來最擔心的。加上我現在手里的口罩存貨也不多了,到時候沒了口罩都不知道要不要坐地鐵呢……”
因故延長的假期總會結束,工作和生活總要繼續(xù),做好萬全的準備是小楊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她表示,自己現在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在網上購買口罩,連花清瘟和雙黃連也在采購中?!半m然知道這些中藥沒用,但工作要做、地鐵要擠,既然這些都不可能改變,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防護吧?!?
結束語
在全國人民聚焦武漢疫情的同時,北京這座承載了無數年輕人夢想的城市,也在接受著嚴峻的挑戰(zhàn)。所有人都希望疫情能夠盡快得到控制,尤其是一線城市,更是在返城務工大潮中嚴峻以待。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相關部門在開展極為嚴格的檢控措施,盡一切可能將風險降到最低。而作為普通北漂者,文中的年輕人與千萬北京市民一樣,都在期待難關盡快過去,陰霾早日消散。而在目前這段最為焦慮的日子里,他們能做的就是備好一切防護手段,關上房門,為自己的明天祈禱。
待到春暖花開之時,希望大家可以放心的摘下口罩。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