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要如何征服人類:將從征服人類大腦開始!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作者:Sophie周
- 編輯:Sophie
機器人可能不會讓你「四體不勤」,但很有可能讓你「五谷不分」?!脯F(xiàn)在的問題不是你教會機器人踢這個動作之后它會反過來踢你屁股,」MIT 的機器倫理學家 Kate Darling 說,「而是如果我們踢了機器人一腳,我們會怎樣?!?/p>
這不是個比喻,而是現(xiàn)實。兩年前 Boston Dynamics 放出了一段視頻,工作人員踢了一只叫 Spot 的機器狗。這么做的初衷是為了展示機器狗的平衡性。不過觀眾們可不這么認為。相反,他們被這種類似虐待寵物的行為嚇壞了。PETA 還推波助瀾,表示「我們每天都會處理真動物被虐待的案子,所以肯定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失眠,」不過他們還補充道,「大多數(shù)理智的人都知道踢小狗這種想法是多么不合時宜?!?/p>
除了 Spot 事件,還有 Hitchbot 的悲劇,這個友好的機器人在費城遇害了——這足以顯示人們和機器人之間奇怪的關(guān)系。Darling 提到,還有些人更詭異。他們給自家的自動吸塵器取名字,如果吸塵器被卡在了家具下面,他們還會心生憐憫。他們會很不情愿的觸碰機器人的「私處」,真是把機器人當人看了。因為有了社交互動,在減肥領(lǐng)域,機器人已經(jīng)被證明比傳統(tǒng)方式有效了。
如果機器人有個人類的名字,大家還會無視機器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一個日本工廠鼓勵員工把機器人當同事而不是工具,即使那兒的機器人很人類一點也不像,但大家真的和它們發(fā)展出了感情。這個現(xiàn)象在軍人和拆彈機器人之間也存在:軍人對待它們就想對寵物一樣。
「我們知道他們只是機器,但我們就覺得他們有生命?!笵arling 說。
這是個好消息——機器人能當減肥教練和自閉癥兒童的看護——不過這也拓寬了人類的倫理版圖。人類的共情的就是一把威力巨大的雙刃劍,能干好事也能干壞事。如果大部分人都把機器人當人看,那么和它獲取你個人信息的速度可比區(qū)區(qū)電腦快多了。
社會學家和父母還沒搞明白電視游戲會不會讓孩子有暴力傾向,現(xiàn)在機器人的問題就又能讓他們爭論不休。踢機器狗會讓人的道德敏感度下降嗎?會不會讓人更容易對真狗下手?或者,觀看機器人暴力能降低人們的暴力傾向嗎?
關(guān)于機器人的討論還有一個更加敏感的范圍——兒童色情機器人。這個東西能成為戀童癖的合理發(fā)泄渠道嗎?還是說會讓這個癖好顯得更可接受?這些問題都很難研究。
即使是最簡單的機器人也能影響人類,這一點在 Darling 演講的末尾被清晰的證明了。舞臺上的小機器人提醒她還剩五分鐘時間演講。此刻,那些聽了這場探討人機倫理的深刻演講的觀眾都被這個可愛的機器人萌到了,而我們的主講人呢?她蹲下來,輕輕拍了一下機器人的腦袋。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