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意外 中國游客在美國被評為“最不討喜的游客”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作者:newtype2001
- 編輯:newtype2001
2012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shù)達到7700萬人次,中國人旅游消費能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之冠。近年來走向世界的國人越來越多,美國國務院去年曾發(fā)布通報稱,美國在中國處理赴美簽證申請的數(shù)量超過100萬件,比上一財年同期增長43%。然而提起國人在境外旅游景點的不文明行為,同樣也是“聞名遐邇”。就在上月中旬,《紐約時報》將中國游客列為“最不討喜的游客”。理由是“中國大陸游客通常身攜大量現(xiàn)金,而且對外國的風俗習慣也并不熟悉,他們慌亂地從旅游大巴上擠下來,明顯對旅館的自助早餐沒什么胃口,而且也沒有排隊的概念。”
“中國大陸游客通常身攜大量現(xiàn)金,而且對外國的風俗習慣也并不熟悉,他們慌亂地從旅游大巴上擠下來,明顯對旅館的自助早餐沒什么胃口,而且也沒有排隊的概念。”
——— 上月中旬,《紐約時報》將中國游客列為“最不討喜的游客”。
場景
1
觀自由女神像 爭相攀爬公園長椅
29歲的詹小姐在9月中旬剛展開了一趟赴美之旅,她到達紐約的第一站,就是觀賞自由女神像。根據(jù)安排,大家都是隔著一條河欣賞自由女神的身姿,但讓詹小姐覺得大跌眼鏡的是,為了拍照時顯得和自由女神更親密,竟然有團友直接攀爬上公園門口的長椅,擺出各種POSE。讓詹小姐更加難堪的是,這似乎激發(fā)了其他人的靈感,不少人紛紛效仿。導游雖然極力勸阻,但大家仍然自顧自拍照,差不多同時在公園門口的還有一隊韓國旅行團。詹小姐透露,看到那邊的游客不時投來鄙夷的目光,“自己真是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
事實上,這才是開始。導游此前就曾告誡各位團友,在美國沒有人會在自家窗戶外晾曬衣物,酒店也不提供晾曬的地方。如果團友需要換洗衣服,可以使用酒店的洗衣機和烘干機。不過因為該費用需要自掏腰包,詹小姐再次領略到了團友們的“智慧”,“他們洗好衣服后,就將衣架架在空調(diào)通風口上,讓空調(diào)把衣服吹干。”詹小姐表示,紐約正值初秋氣溫微涼,但團友為了省錢,寧可晚上裹被子,也要開著空調(diào)把衣服吹干。
事后,導游向她透露,這并不是自己第一次見識到國內(nèi)游客耍小聰明,之前也曾經(jīng)有游客將濕衣服掛上通風口上吹,因為衣服太重,破壞了通風口上的金屬片,最后不得不賠償酒店損失,相比低廉的洗衣費,真是得不償失。
而借著國慶假期到美國進修的媒體人士茍先生,對國人在外旅游時舉止上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是深有體會。昨日,茍先生跟朋友一同參觀加州久負盛名的古堡———赫斯特古堡,路遇一隊操著江浙口音的旅行團。面對城堡里各種形態(tài)優(yōu)美的雕塑,除了驚嘆之外,有的團友忍不住將“咸豬手”伸向了這些古雕塑,一邊撫摸,一邊叫親友幫忙拍照。古堡的工作人員試圖通過導游阻止這種破壞文物的行為,不過卻不奏效,最后不得不親自出面喝止,讓在一旁的茍先生也覺得十分難堪。
場景
2
吃自助餐 插隊浪費屢見不鮮
馬林是深圳一家醫(yī)院的兒科醫(yī)生,今年初他和太太去了一趟美國。提起國人在外旅游的陋習,他表示最讓人深惡痛絕的就是大嗓門的習慣,有的在公眾場合大聲打電話,或者在餐館里大聲交談,常常引得當?shù)厝藗饶?。即便是參觀博物館這么莊重、肅穆的地方,某些團友的手機也經(jīng)常不關,鈴聲還是《最炫民族風》。有時鈴聲大作時,在其他老外的注視下,連他都忍不住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讓馬林覺得有些汗顏的是,當時國內(nèi)在提倡“光盤”行動,一些團友在國外卻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游覽拉斯韋加斯時,旅行團會安排大家吃自助餐,不少人看到雪蟹腳、生蠔、刺身時,生怕去晚了沒得吃,結果插隊屢見不鮮,也有人撐不下又貪多,盤子里裝滿了海鮮。美國人注重隱私,一張桌子至多坐三四人,但許多愛熱鬧的團隊自作主張拼成一個大桌,往往在他們離開時,一張大桌子上能看到幾乎所有餐盤里都剩下沒吃完的食物。
馬林表示,在當?shù)兀速M食物會被視作對當?shù)匚幕蛔鹬?,但即使吃飯前導游多次提醒大家吃多少拿多少,避免浪費,但不少團友還是大手大腳。最后導游不得不守候在取海鮮的餐盤處,規(guī)定吃多少拿多少,情況才有所收斂。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