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新技術 > 新聞詳情

AMD DX11 Evergreen顯卡技術展示 真身猶抱琵琶

時間:2009-08-17 22:15:17
  • 來源:驅(qū)動之家
  • 作者:newtype2001
  • 編輯:ChunTian

Legit Reviews有幸獲得AMD的邀請,在QuakeCon 2009上進入“密室”參觀了其DX11顯卡系統(tǒng)。這也是繼六月初Computex 2009之后有媒體第二次看到它們,只可惜仍是以技術DEMO演示為主。

時至今日,AMD的DX11顯卡仍未確定最終名字和型號(按之前的說法肯定不是Radeon HD 5000系列),還是以整體代號Evergreen稱呼。

AMD這次擺放了兩套演示系統(tǒng),分別運行著五六個DX11 SDK DEMO即將發(fā)售的《德軍總部》(Wolfenstein)。該游戲仍在使用DX9,其目的只是證明AMD DX11顯卡已可正常工作,并非展示DX11的性能或功能。

展示系統(tǒng)的機箱側(cè)面板原本是透明的,但被涂上了不透明噴膠。在Legit Reviews的百般請求之下,AMD工作人員打開了機箱側(cè)面板,但只讓人看了一眼便隨即關閉,沒有給偷拍諜照的機會。

不過繞到機箱后側(cè),我們可以看到這塊顯卡采用了雙插槽方案,配備了兩個DVI和HDMI、DisplayPort共四個輸出接口。除了Computex 2009期間那個疑似RV840的家伙,這是迄今為止AMD DX11 Evergreen顯卡的唯一一張照片。

順便看看AMD提供的紀念T恤衫:整體大紅色,胸前是AMD Dragon平臺的“吉祥物”和“I saw the FUTURE”(我見證了未來)字樣,左邊短袖上印著編號“1”——該T恤衫限量100件。

具體演示內(nèi)容和AMD歐洲開發(fā)公關經(jīng)理Richard Huddy一個多月前讓我們看到的差不多,首先還是AMD(ATI)引以為豪的硬件細分曲面(Tessellation),而且仍是三種不同的渲染模式。

第一種是凹凸貼圖(Bump Mapping),又稱為皺面貼圖,每個待渲染的像素在計算光照之前都要加上一個從高度圖中找到的擾動,得到的結果表面表現(xiàn)更加豐富、細致,更接近物體在自然界中真正的模樣。在2560×1600分辨率下使用AMD DX11顯卡上以Direct3D 11 API渲染(下同),幀率494FPS。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