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某人
2021-01-21
在聊游戲之前,我們先簡單地認識下什么是戴森球,這是一個1960年由美國數(shù)學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理論,是一個包裹恒星開采恒星的人造天體,一個利用恒星作為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他認為,這樣一個“球體”,是在宇宙中長期存在,并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建造的,可以通過尋找這樣的人造天體,以便找到外星超級文明。從那時起,在一些狂想科學家和科幻小說中,各種各樣的設計就不斷地提出,并且冠以“戴森球”之名。
如此直白的命名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回到游戲,《戴森球計劃》如此通俗易懂的名字,不用解釋都看得出與戴森球理論的關系。作為戴森球計劃的一名工程師,去往陌生的星系建造戴森球,這個就是游戲的主題。既然是星系,那就有許多的星球可以探索,但是在探索前,得先有一個起步階段,那就是到隨機的一個星球上發(fā)家致富先擼樹,從白手起家到創(chuàng)建你的小作坊,再到創(chuàng)建你的跨星系工廠,最后建造戴森球。
游戲的整體玩法,讓我想起一款14年發(fā)售的游戲《異星工廠》,這是一款飛船意外落入外星球,需要玩家采集資源,建造工廠形成一體化流水線工業(yè),用生產(chǎn)的物品打敗敵人,逃離星球的游戲。而《戴森球計劃》的游戲玩法,也與它相差無幾。
異星工場的自動化工程
但相對于《異星工廠》而言,《戴森球計劃》的游戲方式就顯得簡單得多,通過布局規(guī)劃,完成建造戴森球,獲得足夠的物資,便是游戲通關的方式,沒有敵人,沒有突發(fā)情況。簡而言之,《戴森球計劃》就像是《異星工場》版的《城市天際線》。
作為一個科幻類游戲,《戴森球計劃》的整條科技線路鋪墊得十分嚴謹,其目的就是通過各個行星不同的能源采集制作,形成最后的戴森球。通過簡潔的升級線路,《戴森球計劃》把它所設想的建造過完完全全地呈現(xiàn)在了玩家眼中,哪怕是對戴森球并不了解的玩家,也可以通過游戲去進行一個粗略的了解,在這種方式下呈現(xiàn)出來的《戴森球計劃》,對大多數(shù)玩家而言,就是一個簡單的科幻類游戲。
基礎科技和后面的升級物資截然不同
從機器人手工操作到流水線,玩家可以在行星的任何地方、任何角落布下痕跡,只需要合理的規(guī)劃和布局,不用擔心有敵人突然襲擊,不用擔心有意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不用擔心任何影響進度的問題。
剛進入游戲的時候,除了右上角的機器人給予的小提示外,沒有任何的要求,需要你去做些什么,甚至連整個星球里面的礦石物資,都沒有明顯的標注,這個看似硬核的設計,但是通過科技研發(fā)后,可清楚地看到整個星球的礦物分布,游戲內(nèi)的資源也十分充裕,通過早期的技能研發(fā)能快速進入到半自動狀態(tài)。雖然適當減輕了玩家儲備物資的壓力,但資源獲取的速度和研發(fā)期間使用物資的單一性,導致物資儲備基本溢出,會讓玩家產(chǎn)生一種除了升級無事可做的感覺。當形成自動化線路的時候,玩家又將陷入總體布局規(guī)劃和如何將溢出的物資進行分配的煩惱。
當然,機器人也很好地解決了研發(fā)效率過低的問題,只要有基礎礦物,玩家可以使用機器人研發(fā)出各種所需要的道具,不管是建筑還是組件。但是,機器人制造是從最小的部件開始,后期制造物所需要的材料過多,當有多個急需物品時,機器人的制造會顯得耗費過多的時間。
如此多功能的機器人是什么構造啊喂
外太空作為背景的游戲,對于現(xiàn)在這個游戲充足的時代來講,已經(jīng)不是一個新鮮的題材。但不少玩家還是對宇宙有著奇妙的幻想,那些經(jīng)典太空背景的游戲,像《孢子》《星戰(zhàn)前夜》《質(zhì)量效應》或者《坎巴拉太空計劃》等等,那是一種在星河之中與行星近距離接觸下,內(nèi)心激動澎湃的感受,《戴森球計劃》的地圖是以球體為主視角的地圖界面,當星體公轉至與玩家所在地圖較近的距離時,那種面對蔚然壯觀的星空所帶來的震撼感,是無法泯滅的。
誰還不是個愛看星星的孩子
作為一款隨機地圖構成的科幻游戲,《戴森球計劃》有很長一段時期,對地圖的探索止步于早期科技升級或者機器人升級的需求上,不管是當前所在的行星還是其他行星,產(chǎn)物的分布與儲備導致對于行星的探索不是特別重要,在一個產(chǎn)物都能采集的區(qū)域里,可以安心發(fā)展不用去通過探索再獲得其他物資。當一個地圖里少了探索,就少了發(fā)現(xiàn)需求的物品時那份快樂。
在眾多科幻類模擬游戲中,《戴森球計劃》本身的游戲玩法,相較于其他同類游戲,有著略顯不足的地方,除去建造建筑時的規(guī)劃設計需要去構思,游戲沒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機器人的升級和科技上的研發(fā),只需要去關注需求的物品有沒有達到滿足這一個問題,而且,不管是機器人升級還是科技研發(fā),都只有一個進度列表,在這個時間段整個游戲過程就顯得有些枯燥。
整體而言,《戴森球計劃》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游戲整體品質(zhì)也可以看出是在用心制作,除了剛進入游戲時可圈可點的特色以外,隨著游玩時間的增長,不足之處也開始顯露。作為一款科幻游戲,《戴森球計劃》沒有太多的需要玩家去思考相關信息的內(nèi)容,相對簡單的玩法給游戲的門檻降低了不少,讓玩家可以在游戲中體驗戴森球的建造過程。但對于整個題材來講,《戴森球計劃》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作品,對于常規(guī)的小說和設想,制作組用了一個可以直觀的表達方式,去講述自己所設想的戴森球建造過程,而游戲的最終目的也是通過戴森球獲取足夠的物資。
可以說《戴森球計劃》這個游戲就是制作組給自己的一個命題作文,成品到底會怎么樣,還需要一定的打磨,但不可否認的是,《戴森球計劃》是一個有著自己想法的游戲,它想用最簡單的方式,讓玩家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戴森球計劃
Dyson Sphere Program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