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歷史上的今天:《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

銀河正義使者

2019-07-23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銀河正義使者

原創(chuàng)投稿

評論:
商城特賣
無限機兵
鬼泣5
忍者明
游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

    二零零一年七月二十三日,《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于Windows上。

    游戲歷史上的今天:《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

    《馬克思佩恩》

    提起Remedy,那還真的是有不少話題可以聊聊,《馬克思佩恩》《Alan Wake》《量子破碎》和即將到來的《Control》。不過如果說那些東西最值得一聊,那么足足花費了Remedy七年時間的《馬克思佩恩》系列絕對一馬當(dāng)先。

    游戲歷史上的今天:《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

    Remedy

    很多人以為《馬克思佩恩》是Remedy的第一款游戲,因為讓Remedy這個名號開始逐漸被所有人熟悉起來的確實是《馬克思佩恩》,但其實在制作《馬克思佩恩》之前,Remedy還制作過一款名為《死亡拉力》的賽車游戲,而正因為制作《死亡拉力》的原因,讓Remedy與Scott Miller——3D Realms與Gathering of Developers的創(chuàng)始人結(jié)緣。

    游戲歷史上的今天:《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

    Gathering of Developers

    而也正是Scott Miller在當(dāng)時Remedy給出的新作計劃——老本行賽車游戲、太空飛行模擬游戲與名為《Dark Justice》的第三人稱射擊游戲中選擇了《Dark Justice》,《馬克思佩恩》才得以進入制作企劃。Scott Miller為Remedy提供了足夠的制作資金,但要求作品必須使用3D圖形、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角和一個更加酷炫的標(biāo)題,3D圖形和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角都很好搞定,但唯獨這個酷炫的標(biāo)題卻難倒了Remedy,于是從《Dick Justice》到《Max Heat》,Remed思考了非常多的標(biāo)題,最終敲定為了《馬克思佩恩》。

    游戲歷史上的今天:《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

    馬克思·佩恩

    《馬克思佩恩》使用了MAX-FX引擎進行制作——當(dāng)然,也只有《馬克思佩恩》系列的前兩作使用了這個引擎,游戲受到了《血腥工廠》和《古墓麗影》的啟發(fā),然后在整體故事上去貼近了偵探小說,最重要的“子彈時間”玩法則來自于吳宇森導(dǎo)演的香港電影,同時為了節(jié)省成本使用了漫畫式的過場,而這一切湊在一起時,令人贊嘆的《馬克思佩恩》就此誕生。

    游戲歷史上的今天:《馬克思佩恩》正式發(fā)售

    《馬克思佩恩》“子彈時間”

    而值得一提的是,“Dick Justice”與“Max Heat”這兩個被廢棄的標(biāo)題,最終被用在了《馬克思佩恩2》里的一部電視劇與一部色情電影上。


    游戲歷史上的今天旨在為你帶來這浩瀚歷史中每一個閃光之處的點滴故事,也許它并不是那么耀眼,也沒有那么值得銘記,但是我仍然希望在這洶涌的長河中將其撈起,讓你回想起在許多年前的今天,曾經(jīng)有一個人與你看著同樣一片星空。

    我是銀河正義使者,我們明天再見。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