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億年僅誤差一秒 我國成功研制鍶原子光晶格鐘
- 來源:快科技
- 作者:3DM整理
- 編輯:方形的圓
快科技今日(1月25日)消息,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該校潘建偉、陳宇翱、戴漢寧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萬秒穩(wěn)定度和不確定度均優(yōu)于5x10-18(相當于數十億年的誤差不超過一秒)鍶原子光晶格鐘。
據公開發(fā)表的數據,該系統(tǒng)不僅是當前國內綜合指標最好的光鐘,也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達到上述綜合指標的國家。相關成果日前發(fā)表于國際計量領域重要學術期刊《計量學》。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團隊實現了鍶原子(87Sr)的激光冷卻,并將其束縛在長壽命的一維光晶格中,利用一束預先鎖定到超穩(wěn)腔的超穩(wěn)激光來探尋鍶原子鐘態(tài)躍遷,并實現了光鐘閉環(huán)運行。
通過兩套獨立的鍶原子光晶格鐘進行了頻率比對測量,得到單套光鐘的穩(wěn)定度在10000秒積分時間被達到了4×10-18,在47000秒達到了2.1×10-18。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還對Sr1光鐘的系統(tǒng)頻移因素開展了逐項評定,最終得到其系統(tǒng)不確定度為4.4×10-18,相當于72億年僅偏差1秒。上述性能指標表明該光鐘系統(tǒng)已部分滿足“秒”重新定義的要求。
該成果對未來實現遠距離光鐘比對、建立超高精度的光頻標基準和全球性光鐘網絡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對未來構建新一代全球時間基準乃至提供引力波探測、暗物質搜索的新方法等具有重要價值。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