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奇?zhèn)b傳4]世界觀
- 作者:不死鳥
- 編輯:ChunTian
天地處于“混沌”狀態(tài),有“盤古”生于其間。
盤古身體不斷成長,原來的混沌狀態(tài)不能容納其身體而分裂,“清氣”上升為天,“濁氣”沉降為地。
盤古死后,其精、氣、神分化成三位大神,分別為伏羲、神農、女媧。被稱為“三皇”。原本蘊藏在盤古身體內的“靈力”逸散,分解為水、火、雷、風、土“五靈”,散于天地之間。而盤古之心懸于天地之間成為連接天地的紐帶,并與天界清氣所鐘之地連接,因清濁交匯而生“神樹”,成為天界生命之源。
因天地間生靈太少,三皇分別以不同形式創(chuàng)造生靈。
伏羲以神樹吸收神界清氣所結的果實為軀體,注入自己強大的精力,創(chuàng)造出“神”。由于神樹果實來源稀少,因此神的數(shù)量極少,但靈力強大。神不耐大地濁氣,因此居于天,形成“神界”。
神雖然有男女之分,但交合繁衍后神本體會失去靈力逐漸死亡,并不能增加神的數(shù)量,因此被嚴禁交合繁衍。
神農以大地土石草木為體,灌注自身氣力,創(chuàng)造出“獸”(包括走獸昆蟲)。因神農注重數(shù)量和能力,因此獸的種類、數(shù)量很多,且能力多樣,但是心智沒有開蒙。
女媧以土、水混合,附以自身血液和靈力,用楊柳枝條點化,依自己模樣塑造,造出“人”。人體態(tài)優(yōu)美,富有智慧,但體力較遜,雖然沒有特別的能力,但領悟力極強。
神居于天,人、獸居于地,另有“鬼界”作為人、獸等生靈的輪回中轉之所。數(shù)萬年來相安無事。后因人、獸過度繁衍,時有沖突。
三皇之一的神農在人間暴斃,一說因嘗百草中毒而死,另說是因為他與獸交合繁育后代而死。不久,獸類中出現(xiàn)了一個具有極高智慧的統(tǒng)御者——蚩尤。
蚩尤率領獸族向人類開戰(zhàn),意圖獨占大地。人類取得神族援手,在神將軒轅氏的指揮下?lián)魯◎坑却筌姟r坑绕幢M余力,打開異界通道,將殘部送達異界。
蚩尤殘部在異界逐漸修煉成魔,“魔界”也逐漸形成。而蚩尤所打開的通道,后世稱之為“神魔之井”。神魔之井是連通神魔兩界的唯一通道,神魔兩方在里面設有重重障礙,并派重兵防守,嚴禁兩界生靈通過。
獸類中偶有經(jīng)過修煉,激發(fā)出自身繼承的神農力量,成為具有特殊能力的“妖”,而人類經(jīng)過修煉也能激發(fā)出自身繼承的女媧靈力,修成為“仙”。
妖和仙的形成除了和天賦以及修煉有關外,還和地氣有關。因此天上便有了“仙界”,人間也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仙界”,其中最著名的仙界就是盤古之心所在的“蜀山”以及天上仙界下方的“昆侖山”。
相對應的,雖然看起來妖類都單獨行動,但群妖聚居的妖界也是確實存在的,妖界之所在,乃是一處比蜀山更靠近盤古之心的處所,謂之“里蜀山”。除此之外,人間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妖類聚居之所,但規(guī)模都不可和里蜀山同日而語。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