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型:體育運動
- 發(fā)行:Konami
- 發(fā)售:2010-10-08
- 開發(fā):科樂美&KONAMI
- 語言:簡中 | 英文
- 平臺:PC
- 標簽:足球
《實況足球2011》個人上手感觸
- 來源:3DM
- 作者:batyeah
- 編輯:ChunTian

游戲玩了5天,感觸良多,可以看到K社的努力與游戲的進步,但作為一個老實況玩家,本作帶來的全新變化讓人一時難以適應。
PES2011較前幾作而言可以說有了質(zhì)的提升。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全新的360度傳球系統(tǒng),短傳直塞的力量槽設計讓筆者想起了FIFA2002,更多有想象力的進攻得以很好的實行,當然,隨之需要提高的是對足球的理解和操作的熟練,相信很多老實況玩家對這一改變抱怨頗多——在前幾作中得心應手的短傳配合在本作中的使用顯得尤為困難,一腳傳球的預判需要更加精準,反之則會把球直接交給對手,從而導致進攻的失敗。
游戲的另一個亮點在于身體對抗的實現(xiàn)——這是在實況系列中首次出現(xiàn)的全新系統(tǒng),較往代的游戲而言,單純依靠速度的邊路突破在本作中幾乎難以實現(xiàn)。隨之衍生的一個概念就是單純的速度和技術型球員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很好的進行邊路突破,下底傳中,對方防守隊員的干擾常常使邊路進攻舉步維艱。反之,身體強度高的球員則成為了游戲的核心——依靠強有力的突破創(chuàng)造機會在本作中是主流的進攻思想。
游戲的難度從整體而言略有增加,這也與全新的360度傳球系統(tǒng)有關。筆者在5天中分別嘗試了5種不同難度的AI,除“頂級高手”難度勝負基本持平外,在前4種難度中勝利還是很輕松的。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進攻的流暢程度較PES2010相比已經(jīng)大大折扣。全新傳球系統(tǒng)基本上實現(xiàn)了所謂的“人球分離”,這導致了球員對足球的掌控能力明顯下降,無論進攻還是防守,球員對足球的敏感程度以大不如前,如在短距離進行短傳球不能很好的控制在腳下,以及在防守時后衛(wèi)對直塞球的線路不能更直接的封堵,解圍時不能以最優(yōu)路線和最快速度沖向足球并直接解圍等,都是新的系統(tǒng)下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些現(xiàn)象。當然,游戲整體的確更加接近了真實足球,可以說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種全新形態(tài)。
相信很多玩家和筆者一樣對于本作的射門表示頭疼——這也是由于“人球分離”的設計所導致的一種全新形態(tài),當球位于進攻隊員腳下的不同位置時,射門的時機,力量,方向,腳下節(jié)奏,防守隊員的干擾等因素變得尤為明顯。在PES2010中禁區(qū)中圈弧附近的遠射在本作中變得較為困難,禁區(qū)內(nèi)的遠角射門也經(jīng)常會莫名其妙的打偏,進球在PES2011中的難度極大的提升了。
相對陣地進攻而言,定位球得分在本作中變得容易起來,可以說是保持了游戲整體的平衡,無論是直接任意球還是角球,較前幾作相比進球更加變得簡單,也較為符合真實足球的情況。
很多人抱怨說2011讓他們找不到足球游戲的感覺,不過筆者認為,這一代的實況足球的確可以稱的上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真實的PES”,無論是360度傳球系統(tǒng)還是身體對抗,不無彰顯了真實足球的自由性與或然性。當然,全新的系統(tǒng)也會帶來一些不合理的現(xiàn)象,比如后衛(wèi)對威脅球的不敏感,常常會導致解圍不及時而失分,在“頂級高手”難度中這種防守失誤非常明顯,讓人哭笑不得;還有進攻中的球員控球能力相對較弱,在需要傳球時間的情況下無法將球控制在腳下也就無法實施有效的戰(zhàn)術配合;速度和技術型的球員優(yōu)勢不明顯,在真實足球中依靠速度擺脫防守的能力在本作中沒有很好的詮釋,相反身體優(yōu)勢明顯的球員往往會在進攻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這使得整個足球游戲在進攻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了一個領域的缺失;假動作的運用略顯雞肋,就前作單純的使用方向鍵和"LB"而言,本作中對"LT"和"RS"的操作變?yōu)橹鲗?,加大了整體的操作難度和操作頻率。
總的來說,全新的游戲形式讓很多老玩家一時摸不到頭腦,難以適應,不過就游戲本身而言,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任何游戲都不是100%的完美,反復的練習與研究是實力提升的根本保證。寫這篇小測評也是希望每一位熱愛實況系列的玩家對本作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從而更早的踢出賞心悅目的足球。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