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太空熊

2022-09-29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太空棕熊

評論:
商城特賣
無限機兵
鬼泣5
忍者明
活著,就要挖礦。

    從祖先們第一次揮舞金器,到老黃笑瞇瞇地掏出4090,“挖礦”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方式,見證了整個人類文明的蓬勃發(fā)展。即便是在可預見的太空時代,科學家們與科幻作者們的愿景,大抵也只是前往宇宙的各個角落——繼續(xù)挖礦。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人不可能抵抗得了挖礦(抽彩)的誘惑

    與許多以“挖礦”為資源管理的游戲一樣,玩家在《穹頂守護者》中的主要任務,也是在危機四伏的異星上采礦。而眾所周知,作為電子游戲世界中最高危的職業(yè)之一,礦工一般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尤其是玩家Cosplay的礦工,要是生產力不夠武裝一個集團軍,那都對不起“礦”和“工”這兩個字。開采資源,升級軍備,防御敵人,這套簡潔淳樸的玩法循環(huán),同樣適用于《穹頂守護者》。具體而言,游戲非常扼要地將玩法分為了地上的“上層建筑”與地下的“經濟基礎”,兩個部分。

    在地上,玩家必須以定點射擊的形式,擊殺從屏幕兩邊涌來的小黑怪,保護脆弱的穹頂。隨著數(shù)分鐘一輪的波次增長,攻勢中的怪物種類與數(shù)量會變得愈發(fā)豐富,攻擊手段也愈發(fā)層出不窮。發(fā)展到最后,玩家將面對空天一體的怪物大軍,穹頂?shù)南萋渲皇菚r間問題。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非法采礦,原住民有點生氣

    而穹頂之下的礦坑中,掩埋著數(shù)量、分布均不明朗的礦藏。在防御穹頂?shù)拈g隙,玩家必須盡可能高效地開采這些資源,升級地上的各項防御設施,才能在基地陷落前,挖到自己想要的寶貝。除了鐵、鈷、水這三種基本的升級元素之外,地下還暗藏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外星遺物,能為按部就班的挖掘工作,帶來一些意外的小調劑。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采礦一時爽,但不要太貪婪

    大致而言,《穹頂守護者》的玩法,就是地下與地上模式的循環(huán)往復。資源獲取轉化成防御力量,防御力量保證更多的資源獲取,簡單易懂,反饋直觀。作為一款像素小品級的Roguelike類游戲,這套玩法足夠干練有趣。算不上螺螄殼里的道場,但也夠三室一廳了。

    地下勘探成果與地上資源分配的相互影響,構成了《穹頂守護者》的隨機性與策略性。由于每一局游戲中,礦藏的分布會被打亂重組,玩家能在前期獲取多少資源、哪些資源、這些資源離地表的距離,都會是一系列的未知數(shù)。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運氣好的時候,挖哪兒都是礦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運氣不好,那就是鼴鼠打洞了

    根據前期獲取的資源配比,玩家必須在不同類型的設施之間做出取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強化穹頂?shù)姆烙α浚蜁泳彽V工的裝備升級,并直接影響后續(xù)的開采速度;反之,一味地提高采礦能力,而置穹頂防御于不顧,憤怒的原住民又可能早早令你終結游戲。

    除數(shù)量上的配比影響外,不同的資源類型,也會限制玩家的升級選擇。比如,當前期挖不到多少鐵礦時,能用水進行升級的電容護盾,就成了更好的防御倚仗。同一個選項在升級之后,往往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進階功能與資源需求,以豐富玩家的選擇空間。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科技樹并不復雜,但每項升級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字面意思上理解,《穹頂守護者》的玩法核心樂趣,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隨著游戲時間的推移,玩家的采礦進程與資源分配,始終都處在一種動態(tài)的不平衡當中。每一波攻勢的間隙,玩家都必須在有限的思考時間內,合理地利用上一波開采的有限資源,來保證利益的最大化。

    過高的隨機性,加上有限的決策余地,使得《穹頂守護者》的高難度模式變得極具挑戰(zhàn),同時也極具懲罰性。失敗后,除了一項可繼承的額外設施,玩家無法積累任何局內優(yōu)勢。通關所解鎖的新模式、新設施,也屬于新增的額外體驗,基本與“成長性”無關。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目前游戲的本地化還有些小問題

    當然,原生態(tài)Roguelike之所以越來越少,肯定有其原因。一款依賴重復游玩體驗的游戲,如果沒有直觀的局外“成長”,玩家很快就會感到怠惰。過高的隨機性更是會破壞玩家的預期,而無法預期的游玩過程總是會讓玩家感到沮喪。

    在《穹頂守護者》中,資源分布的隨機性,確實會影響到最基本的玩法體驗。極端情況下,僅僅是幾次與礦藏的失之交臂,游戲便會早早結束。而挖掘順利時,也許只消幾十分鐘,玩家就能達成單局游戲的任務目標。

    雖然,千局千態(tài)確實是Roguelike游戲的核心體驗,但這種不加修飾的隨機性,大概并不能為所有玩家所見容。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連游戲中解鎖的穹頂設施也是隨機的

    當然,只要游玩過程足夠有趣,玩家對結果隨機性的接受閾值,一定會相應提高。而作為游玩的主體部分,至少《穹頂守護者》的采礦玩法還算頗有策略空間。比如,在一定程度上,玩家可以通過最高效的開采空間布局,來對沖隨機性帶來的負面后果。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只要抽得勤,總會應有盡有的

    同時,《穹頂守護者》選擇用物理實體,而不是單純的數(shù)值來構建資源管理系統(tǒng),這進一步拓展出了搬運、物流等一系列的操作空間。比如,游戲中的飛行服負重有限,一次牽引大量資源塊時,飛行速度會顯著降低,而身處狹小的礦道內,大量資源塊天然地擠成一團時,玩家就可以只牽引少量方塊,通過這些方塊把其他方塊硬擠出來。

    這一來二去,就節(jié)約了大量的升級、與時間成本。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除了玩法上的可操作空間之外,《穹頂守護者》也有一些可愛的小設計。除了常規(guī)的炸彈開礦、重力扶梯之外,你還能養(yǎng)一頭會打洞的未知小生物,陪你一起快樂挖礦——這小東西還會偷懶打盹,有時要玩家給點小零食,才肯賣力干活。

    對《穹頂守護者》簡潔的玩法循環(huán)而言,這些無甚關乎強度的小設計,在緊張而繁忙的作業(yè)過程中,為游戲點綴了不少的輕松氛圍。而作為一款Roguelike類游戲,玩法元素的填充往往是一項長線工程,幾個月之后,想必《穹頂守護者》還會有更多有趣的小玩意。

    《穹頂守護者》評測: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很可惜,這游戲明明很適合雙人游玩

    總而言之,《穹頂守護者》是一款相當干練的Roguelike類游戲。它的系統(tǒng)簡潔而不簡陋,有著一定的策略發(fā)揮空間,同時又能帶給玩家非常直觀的游玩反饋。過高的單局游戲隨機性,加之沒有太多可積累的成長要素,使得《穹頂守護者》有些“不近人情”。

    但好在,游戲有著循序且有趣的單局體驗,只要不是特別唯結果論的話,偶爾在寂靜而迷茫的外星巖層里撞一回大運,也算是不錯的小調劑吧。

    3DM 評分:7.2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