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
2021-09-07
說起日本現(xiàn)存,大家都能叫得出名字的“美少女游戲”制作公司,掰著手指大概也就那么十來家。而即使在這之中,能夠專注于自己老本行,還能活得比較滋潤的,就更沒有幾個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日本美少女游戲已死”論似乎都不再需要被辯證。
但也是在這股難以逆行的時代洪流中,唯獨“柚子社(Yuzusoft)”是朵奇葩,徹頭徹尾的那種。
2021年7月30日,柚子社公開了自己旗下的“全年齡”姐妹品牌,“yuzusoft SOUR”,隨之一起帶來的,還有自己的第一款全年齡游戲——《PARQUET》。
消息一經(jīng)公布,立刻遭到了不少玩家唱衰。畢竟,考慮到“柚子社”在世界“黃油”市場上的占比率,“退化”成“全年齡游戲”,看起來確實有點奇怪。但如果你愿意靜下心來,看看近些年來的“美少女游戲”市場,便會發(fā)現(xiàn)柚子社擁有多么敏銳的市場嗅覺。不過,那些并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更何況,對于一款內(nèi)容合格的Galgame來說,“R18”實際上是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
那么,《PARQUET》表現(xiàn)又如何呢?
我能作出的回答,就是“一如既往”。但如果你對柚子社過去的作品不那么熟悉的話,那也許用“精致卻平淡”來評價,更好理解一些。
《PARQUET》是柚子社第一款首發(fā)原生中文的作品
雖說《PARQUET》是子品牌“yuzusoft SOUR”的第一款作品,但它的制作班底卻是清一色的老面孔:擔當OP動畫制作的“LODO(ろど)”,擔當原畫的“夢璃凜(むりりん)”與“小舞一(こぶいち)”,負責劇本的“天宮TSURI”,負責音樂的“Famishin”和“Angel Note”,以及識別度極高的SD原畫師“こもたわ遙華”。
說實話,這幫老熟人泡在一起,想沒有柚子之前的味道,都是件難事——即使在你能看出它在尋求改變的前提之下。
和之前柚子社最擅長的“校園戀愛喜劇”不同,《PARQUET》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正向著“賽博朋克”發(fā)展的世界中。社會依靠著一種名為“BIM(Brain-machine Interface)”的“腦后插管”技術,迎來飛速的發(fā)展,“記憶買賣”“義肢”“神經(jīng)科學”等關鍵詞,在游戲中隨處可見。但人們的生活質量還遠沒有到達“Low life”的程度,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界限,仍舊非常清晰。
男主角“伊吹協(xié)人”便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誕生的首個“人造人”。機緣巧合,他擁有了自我和思考能力,并且踏上了尋找“自我”與“人類生存意義”的旅行。
世界觀與故事框架的宏大,算是柚子社的“老毛病”。從故事一開始,你就能清楚地看到埋藏在劇本中的大量戲劇沖突,違反倫理出生的主角身世、基于腦后插管技術帶來的階級矛盾、定式賽博朋克中“企業(yè)”的抬頭,似乎都能成為一條條重要的故事線索。但按照過去柚子社作品的套路來看,所有這一切,最終都會收束為一個極為主觀的個人或小團體矛盾上,在之前的《DRACU-RIOT!》《天色幻想島》《RIDDLE JOKER》的身上,你都能看到這毛病。
作為以描寫“戀愛喜劇”見長的黃油公司來說,這既是優(yōu)點也是缺點。往好處說,這種輕松的故事模式歷經(jīng)驗證,不會逼你直視悲慘的現(xiàn)實,更容易被接受和嘗試;但往壞處來說,卻也容易把故事格局框死,并讓玩家感受到不自然的落差——說難聽了,就叫“高開低走”。
《PARQUET》的故事大綱,也是這樣。在交代完世界觀背景后,主角便處于落難之際,向其伸出援手的,是兩名同樣“有故事”的少女:“茨木梨乃”與“城門翼”。接下來的劇情,自然也就圍繞著她們兩位,逐步展開。
因為一場“非人道”的人體實驗,女主角“茨木梨乃”的身體中,多出了一個名為“城門翼”的少女人格,而“城門翼”更是對自己為何會出現(xiàn)在他人身體中,感到困惑不解,在男主角的幫助下,尋找真相,這就構成了故事的第一個戲劇沖突。而另一個,則是兩名少女間,奇妙關系的發(fā)展。
茨木梨乃與城門翼以晝夜為分界點,輪流使用同一個身體,而玩家也在這種來回切換中,一步步深入了解兩名女主角的性格和特點。和柚子社過去的作品不同,《PARQUET》并沒有分支路線可供玩家選擇,游戲篇幅也相對較短,對兩位女主角的描寫,更是保持了一致,基本就是一部一路看到底的視覺小說,在每次矛盾點中間,穿插了大量輕松的日常情節(jié),劇本表現(xiàn)一如既往,平淡卻也足夠有趣。
但可能也是因為這樣,《PARQUET》本篇中男女主角的“戀愛”元素,被大大削減。雖然有一些旁敲側擊式的描寫,但卻不會主導故事的發(fā)展,這難免會讓喜歡“廢萌”式戀愛的玩家,稍感失望。取而代之的,是劇本家對于梨乃和翼的感情刻畫,這兩個靈魂有著各自悲慘的過去,素未謀面的同時,卻又親如姐妹。雖然,故事終局的處理方式,無法超出玩家的預期,但作為一款短篇故事來說,仍保持著高于及格線的水準,更別提游戲中的兩名女主角都足夠有魅力了。
我們都知道,對一款“美少女游戲”而言,角色個人魅力的重要性,幾乎和劇本一樣重要,當劇本趨于平庸的時候,我們總需要一點額外的精神補救。
塑造角色,這恰好這也是柚子社的專長。和那些靠著厚重的劇本凸顯角色深度的作品不同,柚子社旗下的女主角們,總是能靠著恰到好處的臺詞和演出,戳中玩家內(nèi)心最脆弱的部分——總之就是非常可愛。這其中,自然也包括《PARQUET》的兩位女主角。
白天的女主角城門翼,性格開朗,聰明且溫柔,加上長發(fā)與極為女性化的穿著打扮,喜愛高熱量的美食和奇怪的玩笑,是典型的“知性大姐姐”形象,但口頭用語與措辭方式,卻極為男性化。
夜晚的女主角茨木梨乃,外表留著挑染的短發(fā),穿著相對中性的短褲與長靴,平時對陌生人使用拘謹和冷淡的口吻,但實則容易害羞,喜歡女孩子氣與可愛的事物,心思細膩善良,對于落難的陌生人,也會主動提供幫助,塑造出我個人在柚子社歷史上,最喜歡的一位女主角形象。
這兩名女主角的可愛,一半功勞在于柚子社慣用的角色生成公式:映射故事矛盾的“黑歷史”,幾個不同元素間組合產(chǎn)生的“反差萌”效應,以及從始至終都安穩(wěn)的角色性格(在相對平穩(wěn)的劇情展開下,幾乎不會出現(xiàn)角色設定的崩壞),讓玩家非常容易接納她們。
而另一半功勞,則在于角色的“中之人”,也就是聲優(yōu)們的精彩演繹。作為柚子社旗下第一部全年齡作品,《PARQUET》沒有繼續(xù)采用之前熟悉的聲優(yōu)班子,而是直接找到了表界的知名人氣聲優(yōu),“東山奈央”來同時為兩名女主角配音。
作為曾經(jīng)在動畫版《艦隊Collection》中,憑借一人之力瘋狂“表演”的東山奈央,以多變的聲線,被國內(nèi)玩家所熟知。出道的十年間,已經(jīng)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實力派聲優(yōu)。在東山奈央對角色的理解與構成,與柚子社特有的“立繪表情隨臺詞變換”的機制幫助下,兩名角色的可愛之處,自然被無限放大。
說一句題外話,東山奈央在《PARQUET》中使用的“茨木梨乃”聲線,與其在TV動畫,《搖曳露營△》中的女主角“志摩凜”的聲音,至少有八分相似。
作為一款“從里向表”邁步的“美少女游戲”來說,《PARQUET》的表現(xiàn)還算不錯,雖然在剝除了“十八禁”要素后,減輕戀愛刻畫后,也并沒有奉獻出足夠讓人眼前一亮的故事。但它也確實靈活運用上了柚子社往前十五年里,積淀下的每一縷基因。除了劇本之外,在作畫、音樂、配音、UI上都達到了業(yè)界頂尖水平,更重要的是,那種獨特的“廢萌”(褒義)式角色創(chuàng)作模式——
這么一想,柚子還是那個柚子,就算泡在碳酸水中,對于喜歡它調(diào)性的玩家來說,這應該不是件壞事。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